轉自"自由時報"
文、攝影/劉黎兒
現在全球最傷腦筋的不是癌症,而是會耗掉國力以及無數家庭心力的認知症(台灣還在使用汙名化的「失智」,日本在2007年或美國等早已正名為認知症),全球4600萬人罹患,日本500萬人,2025年將會超過700萬人,台灣2016年有26萬人,幾乎每10個老人就有1人罹患認知症,每天續增63人,兩成老人有輕度認知症,早就是不折不扣的認知症大國。
想要不吃藥、不運動、不花錢也能防治認知症(失智)嗎?答案是下圍棋!
〈醫師研究成果〉預防或治療認知症 圍棋有效
東京研究腦機能醫師飯塚あい(ai)今年1月在國際知名學報「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認知症學術期刊(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’s Disease & Other Dementias)」發表了研究成果,她證明了圍棋有抑制認知機能衰退功效,對預防或治療都能發揮效果。
飯塚醫師是從2015年2月起在神奈川的認知症照護設施裡找了平均89歲、不會下棋的老人為對象,分兩組,一組找棋士來教下棋15次,1週1次,每次1小時,下的是較小的9路盤(圍棋原本是19路盤),一組不教,亦即分學棋組、不學棋組;對照結果,顯示學棋組的老人家,在迴避摔跤等的「注意機能」、對應處理複雜資訊的「運作記憶」能力等,明顯能維持,甚至提高;不學棋組則這些腦機能都告衰退;這是經過智力測驗及MRI(核磁共振)掃描確認的結果。
〈老少一起來〉透過對局 動動腦也讓精神好
專研究腦機能的30歲內科醫師飯塚,現任職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。她表示,已有研究指出如果從年輕時有意識地用腦,則認知症發病的風險就比較低;她建議小朋友學下棋外,老人家開始學,也會有預防腦機能衰退的效果,也因此她在2014創辦了健康長壽圍棋祭,鼓勵老人下棋。
飯塚表示,管人的思考力、注意力、集中力、決定力、溝通力等的腦前額葉皮質,會隨年紀衰退,若衰退太顯著的話,就會成為認知症患者,即失智。現在預防以跑步、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主;但有的人因生病、受傷等而不想運動或原本不擅運動,隨著社會高齡化,這樣的老人家增多,將會需要用下圍棋來防治,尤其想抑止認知機能衰退,很重要的就是在高齡期也向新事物挑戰。
飯塚認為圍棋一旦開始下,棋盤寬闊,思考要下在哪裡,就可鍛鍊決定力跟把握空間的能力,序盤需要空間感覺,中盤會去推敲、注意對方如何出手,終盤則要計算誰占地多;這不僅動腦,還不時會思考新方法,促進腦的活性化。
透過對局,若能理解對方的語言與動作,認知機能會旺盛,為了跟人下棋而出門,也能透透氣,精神面也有良好影響,快活下棋,是預防認知症第一步。
飯塚的研究讓正在以圍棋幫助岩手縣大船渡市進行311災後復興的木谷正道(與吳清源做「頂峰對決」的木谷實之子)等人大獲信心,認為不僅要讓擁有碁石海岸、圍棋神社的大船渡成為圍棋人口密度最高的「圍棋城」,也期待高齡化問題嚴重的大船渡市老人家學會圍棋,防治認知症,建立「老人家自力防治認知症的典型」,亦即「大船渡模式」,減少對家人以及政府依賴,不會成為他人負擔。
〈旅日棋士推廣〉純棋 阿公阿嬤也都會
許多人都覺得要學圍棋很難,旅日棋士王銘琬開發、提倡的超簡單圍棋入門法「純棋」,讓90歲阿嬤或是一輩子沒看過圍棋的全盲視障者也都在10分鐘內學會圍棋。現在岩手縣大船渡市已有兩百位小朋友學會,小朋友成了小老師,到日照設施或附近公民會館去教老人家下棋,形成非常感人的畫面。
王銘琬這套超簡單圍棋入門法「純棋」,其實是日本、中國等最古早下法,他在日本圍棋新聞「碁」上發表後,曾有法國小城數百人學習過,其後十幾年乏人問津,沒想到在大船渡開始發揚光大。
王銘琬的夢想是「世界圍棋人口70億」,也就是人人都學會圍棋,那樣誰都能防治、擊退認知症,未來世界就不會為認知症(失智)所苦;而且台灣人用純棋學圍棋速度更快,台灣人不僅可以自己防治認知症,也可用純棋去教世界各國人下圍棋,全球一起防治認知症,就可能成為源自台灣的「台灣價值」與貢獻,因此期待大家一起學純棋。
大船渡市有9個安親班,200位孩子用純棋學會下圍棋,並參加圍棋比賽。
圍棋很容易讓人入迷,享受樂趣,透過智能活動能跟外界交流。
飯塚醫師解釋圍棋對腦的效應。
國小二年級的超可愛小老師Kotori(ことり)在大船渡蛸浦的公民館教阿嬤阿公用純棋下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